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新形勢下,中國經濟的發展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依然“一枝獨秀”。據商務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,前三季度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.2%,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.5%。
高速發展的中國市場也隨之成為諸多國際品牌的布局重點。11月5日,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(以下簡稱:進博會)在上海正式開幕。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,本屆進博會主賓國數量再創新高,從上屆的12個增至15個,國家展中新亮相的國家超過1/3,注冊觀眾超50萬人。
“國際品牌踴躍參展進博會,主要源于中國市場呈現出的巨大發展潛力。”中國消費行業專家表示,除了新生代消費者對品質和品牌的追求,讓諸多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快速獲益外,中國高達萬億級的企業市場,也讓國際品牌對這一市場勢在必得。
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、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正式發布《中國企業電商化采購發展報告(2018)》顯示,2018年我國企業電商化采購市場規模約為3600億元,同比增速達80%,預計到“十三五”末期有望超過萬億元人民幣。
中國龐大的企業采購市場以及企業對商品、服務品質需求的不斷提升,讓任何一個外國優質品牌都難以忽視。但與個人消費市場不同,企業市場服務鏈條長、專業門檻高、重品質和服務的消費特性,讓不少外資品牌紛紛選擇與綜合實力強大的本地服務商合作,通過技術、資源和能力的補全,抓住中國企業市場的成長紅利。這一點,從近年來諸多外資品牌與京東企業業務的合作可見一斑。
優質入口+優質企業用戶,京東企業業務成外資品牌入華首選
1個月前,菲尼克斯電氣、德力西電氣兩家頭部工業品品牌商在工博會上先后加入京東工業品“朋友圈”;

3個月前,Apple產品企業旗艦店正式入駐京東,將電商首個授權給予京東企業業務;
1年前,京東工業品與專注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服務企業“施耐德電氣”簽署戰略合作協議……
作為中國企業市場高質量消費的代表平臺,京東往往成為這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,尤其是企業市場的第一站。
對于外資品牌紛紛牽手京東企業業務,行業專家認為,外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,最為在意的是合作伙伴能否提供與優質企業客戶對接的場景和入口,幫助其拉動銷量增長。就此,擁有優質入口+優質用戶的京東企業業務,無疑成為外資品牌入華首選。
記者從公開資料了解到,京東企業業務擁有700萬活躍企業客戶,目前已與96家國資委直屬央企實現100%合作,對世界500強企業的合作覆蓋率超85%。同時,京東企業業務除了京東企業購的開放入口外,還通過智能采購系統,實現與多行業的企業用戶基于辦公、營銷、生產、員工福利等多場景的物資采購管理,搭建了多種類型的專屬采購平臺,這也得以讓外資品牌快速實現增量市場的擴充。
以今年年中Apple與京東企業業務的聯合營銷活動為例,通過與京東商用合作,Apple不僅在京東商用的線上專場展示相關產品及服務,還借助京東企業業務的多個入口資源,讓營銷活動“進入”大型企業客戶的封閉采購平臺,以精準營銷的方式推送給企業用戶。通過與京東企業業務的戰略合作,Apple在企業市場的業績也呈現爆發式增長。據統計,今年上半年,Apple電腦對京東企業用戶的銷量同比增長超200%,iPhone同比超85%。
Apple企業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,除了優質的客戶資源,Apple非常看重京東在企業市場的入口價值。以往,Apple產品需要通過層層經銷商才能觸達企業客戶,使得市場反饋緩慢且數據缺失嚴重。通過京東企業業務搭建的通用類采購入口、生產經營采購入口、政府采購入口等一系列高效連接數字平臺,Apple能夠跳過中間商大大拉近與客戶的距離,更深入了解客戶的需求,從而大幅提高營銷精準度和轉化率。同時,京東還可將入口反饋的大數據及時給到Apple,為其產品、解決方案的改進與研發提供依據。
無縫對接多種資源 國際品牌借京東企業業務提升本地化運營能力
與個人用戶購買即服務的短鏈消費過程不同,企業用戶的采購過程是一個覆蓋預算、審批、下單、配送、履約及服務等長鏈條的服務過程,其更關注整個采購項目的綜合成本和服務能力。這一點對于大型企業客戶尤為明顯。
某大型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,隨著集團數字化和精益管理的推行,其在選擇供應商合作時,除了看重商品資源外,還要求其有系統對接及相應的履約服務能力。“特別是我們集團在全國有上百家分公司,能否實現一次集團采購的多點送達,并將采購過程通過數字化的方式與集團系統無縫對接,讓我們實時看到采購項目成本效率等運營情況,是我們選擇服務商時重要的考量因素。”
缺乏基于企業用戶長鏈服務的技術能力及資源儲備,成為不少外資品牌拓展增量企業市場的一大掣制。
入華多年的施耐德電氣深有感觸。“過往工業品品牌在服務中國大型能源,交通,制造業企業客戶時,經常會遇到分布廣,部分工廠地處偏遠,物資配送及履約難等問題。”施耐德電氣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這一問題在與京東企業業務合作后得以解決,借助京東企業級供應鏈,施耐德對企業用戶的配送履約可縮短至3天以內。
除此之外,服務能力也是企業用戶在采購決策時關注的核心要素。特別是近年來低線市場大量涌現的創新創業園區消費需求逐漸爆發,如何實現服務渠道的下沉,也是外資品牌面臨的一大考驗。
針對企業市場的這一變化,今年京東企業業務推出“中小企業城市服務計劃”以城市為單位打造全國性中小企業營銷服務網絡,為微軟、佳能、富士施樂等商用品牌提供從商品展示到售后服務的下沉渠道。目前,首家京東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已在無錫開門迎客,并輻射到園區周邊政府及企業,后續會陸續入駐溫州、義烏、佛山、珠海、雄安等地,建立超100個網點,覆蓋10萬家中小企業。

專家表示,一直以來堅持長鏈條服務的京東,不僅對企業用戶的需求理解更加深刻,且已圍繞采購全流程構建出完善的零售基礎設施和數字化生態,這也是外資品牌選擇與京東合力拓展企業市場的關鍵。“更懂企業用戶需求且有滿足用戶需求的能力,讓京東能高效整合鏈接產業鏈上中下游資源,幫助外資品牌服務企業客戶。”
數據顯示,目前已有85%的世界500強企業與京東企業業務建立合作。依托京東企業業務提供的智能采購平臺和數字化生態,國際品牌不僅實現與國內企業用戶快速精準的對接,還獲得了將業務引入中國的強大運營支撐系統,為共建“線上絲綢之路”打下了堅實基礎。